(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回来吧,一起卖房! 最近, 贝壳打出了温情脉脉的“回家计划”,向这两年无单可开,不得不转行的前中介小哥们重新抛出了橄榄枝—— 随着好消息接二连三层层叠加,地产这个“支柱行业”的气氛被明显地烘托了起来。 二手房带看量回暖,售楼部人头涌动,各大房企挂出久违的招聘信息。 购房者的心态也开始出现明显的变化—— 此前, 无论政策怎么调整,大家对买房的兴趣始终提不起来。 但现在,竟然已经有人私下来问我, 这一波房价还能暴涨吗?这……怎么说呢。 我们在开年的时候聊过,要催人买房,官方在政策端和金融端能打的牌还很多。()但从目前的各项指标上来看, 这一轮救市可能释放出的购房潜力,似乎又不如往常。 但这些,都不足以用来判断更长远的后市。 大家都知道,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推进住房制度改革,从土地招拍挂到预售制度, 都对香港模式进行了大规模的借鉴。从此,内地正式步入几十年波澜壮阔的全民买房时代。 而现在,“房地产长效机制”提了好几年,楼市周期又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波峰波谷,救市重回,接下来行业会如何运行? 制度,是一个不常见,却非常有效的视角。年前,深圳的住房市场发生了一件大事。 作为全国楼市的风向标,深圳一口气发布了4份重磅的政策征求意见稿。 简单概括起来就是: 安居房彻底退出江湖,共有产权房进入市场。这个区别在哪里呢? 此前,深圳的保障房主力是安居房, 安居房有完整的产权,通常按照商品房价格一半来定价,上市10年后可转红本。 也就是说,购房者只需要花不多的钱, 持有十年之后,就可以和普通商品房一样,进入二手市场套利了。 但共有产权不一样。 虽然定价和安居房差不多, 但只能买到一部分的产权,而且,深圳新增了一条限制: 无论过多久,房子都不能进入二手市场, 而是采取 “封闭流转”的模式—— 要么由政府回购,要么等5年之后在系统内流转,换言之,可以转让给经政府认定的,有购买共有产权房资格的人。 这就建立起了政策性住房和商品房之间的防火墙。当然, 深圳不是第一个对安居房纠偏的城市,也不是第一个发展共有产权房的城市。 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共有产权房已经试点了好几年。 在2022年初和年中,海南也对安居房进行了改革,明确了安居房与共有产权房内涵一致,修正了转让年限和流转机制。 这种操作,会让你想到什么? 对,新加坡模式。 新加坡模式是什么样子呢? 简单点说,就是采取“分层”的模式打造了相互隔离的保障房和商品房两套系统, 为公众提供了“廉租房-政府组屋-私人住宅”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供给体系。 为了解决最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需求,新加坡推出了 “公共租赁计划”, 在对申请人的年龄、收入等有严格限定的情况下,推出廉租组屋。 除了最低保障的租房,在“买房”这个环节,新加坡构建起了一套完备的 “组屋为主、私宅为辅”的住房供应体系。这,便是新加坡模式的精髓所在。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新加坡就喊出“居者有其屋”的口号,由当地建屋发展局建筑公共房屋,鼓励中低收入人群用分期付款、公积金等方式购买。 这些房子由政府建设定价, 最吸引人的一点就是便宜。一手组屋通常是市价的三分之一,政府还提供各种各样的额外补助。 而且,这些保障性质的房屋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偏远, 交通反而更加便利——大多布局在轨道良好的区域,学校、超市、公园等配套都是按规划配比的,尽量方便民众生活。 我们在知乎上看到,不少当地网友贴出了照片,就像这个样子的—— 楼栋间备有休憩和小孩玩耍的空间,也算五脏俱全了。 但这样的房子要想买到, 是有非常严苛的收入门槛的。月收入不到6000新元,可以购买两房式组屋,根据收入增加,可以买的组屋面积越来越大,房屋数量越来越多,而 月收入超过14000新元以上的,不接受报名轮候。 只要买了,就得自己住,不能闲置,也不能出租。如果不想住了,必须把组屋卖掉置换,但置换的条件是必须住满一定时间,比如说,如果买的是低价的一手组屋,要住满10年。 月 收入超过上限的,就只能在二手市场上买组屋,或者直接买私宅了。 在私宅部分,新加坡放开了“有形的手”,给市场充分的定价自由权和合理的税负标准。 看下来后,会发现新加坡模式已经构建了一个从公租房,到组屋、商品房的推进路线, 为每一个初入社会的小白设置了一套升级打怪的买房全通路——先蜗居在政府提供的房源里,兜里有钱,有了组建家庭的需要,再考虑更舒适、个性化的居住环境,置换通道十分顺畅。 就这样,新加坡真正做到了让保障归保障,让市场归市场,两个市场各司其职,双轮驱动。 如今, 新加坡居民住房自有率已经超过90%,在发达经济体的排名中首屈一指。我们开始提出向新加坡模式学习已经好几年了。
在不少城市,类似的保障房体系其实也搭得七七八八了。 就拿深圳来说吧,租房方面,有公共租赁住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在可售型保障房方面,有人才房、曾经的安居房和如今的共有产权房。 但和新加坡相比,区别在哪儿呢? 首先是贵。新加坡的廉租组屋,房型大多是1-2居室,租金与市场相比,实在是太香了—— 最高的不超过275新元/月(合计 人民币1406元), 而市场上正常一点的三居室,租金要1600多新元(合计8183元)起步。 而深圳的公共租赁住房针对特殊困难人员和家庭配建,租金一般按照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金的3%-30%确定。 保障性租赁住房,则主要面向进入大城市的新市民群体,根据配建主体的不同,租金是市场价的60%-90%不等。 就,和新加坡的低租金相比,还是太贵了。 其次,保障房的数量,还是不够多。按照前几年深圳确定的住房结构,是这样的—— 40%的供应来自商品房,40%的供应来自于“可售型政策房”,也就是共有产权和人才房,剩下的20%,源于公租房。 算下来,政策性住房占比60%,在国内城市里已经非常大了,但距离新加坡还有不小的距离—— 新加坡保障房供应量大概占到80%以上。保障房占比大,对社会的“托底”能力就会更好。 最后,我们发现, 在退出环节,深圳的共有产权房甚至比新加坡的组屋要更加严苛。组屋持有时限到期之后,可以进入二手市场,卖给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只有外国人不能买。 但深圳有点反其道而行之—— 把可以上市交易的安居房停掉,改成了产权只能“体内流转”的共有产权房。 这个转变当然可以减少套利空间,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降低了共有产权房的流动性。 只要买入共有产权,未来想要卖出去,就更难了, 从保障房到商品房的通路,也就没那么顺畅了。最后,问题来了,如果深圳模式慢慢铺向全国,大家最关心的房价,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他山之石可供借鉴。 尽管口罩事件后,大批资金涌向了新加坡,造成当地房价水涨船高。 但不可否认的是,拉长时间轴来看, 新加坡的整体的房价走势还算平稳——(数据来源:新加坡建屋发展局)
就连租房市场,波动也不是特别大。 但说实话,刨除组屋之后, 光看新加坡的私人住宅,价格可一点都不低,涨价幅度也不小。世邦魏理仕发布的《2020全球生活报告》显示,当年新加坡的住宅价格排名全球第3, 亚洲范围内仅次于香港。 而兴业地产的统计显示,近三十年间,新加坡私人住宅的房价涨幅,和美国相当。 如此看来,无论保障房的数量多少,高档商品房永远都是yyds啊……以上为正文,来自熊先生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我们的市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