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节前,家住河北张家口下花园区武家庄村的娟子(化名)接到通知,她的住宅被河北省评为“十佳百优美丽家园”。她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清华大学徐卫国教授。
娟子家的这栋农宅,106㎡,坐落在武家庄村村道边,拱形房顶、灰色墙体,在一众砖土色的简易房中,格外显眼。这是全国第一栋完全由“3D混凝土打印”出来的农宅,徐卫国是这栋房子的建筑师。
打印好的农房外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缘起:一次一拍即合的尝试
娟子夫妇都是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武家庄人,曾在外打工多年。回到家乡后,娟子在村委会工作,恰好碰到徐卫国在村里调研走访,希望当地村民能够住上用3D打印的舒适房屋。他给娟子看了以前在上海3D打印的一座桥,娟子夫妇很新奇。
娟子夫妇之前的老宅是用砖砌成,木屋顶,保暖性差,从窗户和墙的连接构造节点,还有屋顶和墙的连接处就可以看见,风从窗户缝和墙的缝里呼呼往屋里吹,室内温度极低,房屋密封性比较差,保暖不好。徐卫国希望给娟子夫妇“打印”的新房在建筑上是传统居住方式的延续,同时让建筑密闭保暖且坚固。
通过前期大量的数据收集和与房主的深度沟通交流,徐卫国带领团队完成了房屋的设计,将建造、结构、保暖、室内装修等多个方面全面纳入考虑,形成最优的设计方案,完成了房屋的数字建模。
在实地施工开始之前,团队成员已经在电脑上根据现场条件进行了打印模拟。农房结构的缩尺模型在振动台实验中验证能满足地震八度设防要求。考虑到当地气温寒冷,又专门选用了保温材料,结合3D打印墙体构造,设计出“结构-装饰-保温一体化墙体”,冬天待在屋子里暖和又节能。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其中,居住环境的改善既要追求实用安全,又要美观整洁。这亦是农房“打印”中着重考虑的内容。
在河北武家庄打印农房的现场
较之于传统的建造方式,3D打印建筑有更大的灵活性、效率性。通过一行行代码和指令的输入,机械臂可以“天马行空”地作业,参数化墙体、三维异形屋顶、曲线镂空围墙等常规建筑中难以实现的造型,可以通过3D打印轻而易举且完美地呈现。
2021年8月,一台机器两人,三台机器六人,村宅打印全程160个小时。在打印阶段,徐卫国和团队都住在镇上,每天一大早出去,晚上很晚回来。3D打印阶段要进厂装机器,机器装完之后,机械臂前端的打印嘴会吐出纤维混凝土材料,直接打出地基和墙体。
住宅建成之后,徐卫国还做了抗震试验。测试结果能抗八级地震。
不过,在打印农房的过程中,徐卫国团队遇到了许多在设计研发时从未想过的问题。当团队将三台机械臂从无锡运抵河北时,因为乡村道路细窄,设备难以在小院里安装。经过实地勘测,采用拆分重装形式进场,工程才得以如期开展。
徐卫国坚持“在工地上搞研发”。他说,你在工地上你才知道会出什么问题,“实验室的理论成果不能直接移植到现实中。”
从施工现场回到研发中心后,“设备小型化”等技术成为下一阶段的主攻方向,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3D打印建筑工艺不断精进。
河北武家庄3D打印农房内景
他们做到了无数个“第一”
初次了解3D打印建筑的人们通常会震惊于这一技术的革命性,但质疑也接踵而至:
“打印的房子安全吗?”
“造价是不是很贵?”
“能住多久?住着舒服吗……”
在徐卫国看来,新事物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3D打印建筑需要建造一套全新的体系,等这套体系完全建构起来,人们也会觉得这再平常不过。”
从2003年在蓬皮杜艺术中心的“非标准建筑展”上偶然遇见数字设计,到2004年与Neil Leach教授首次在北京举办数字建筑展……十五年来,徐卫国通过不断的科研教学、实地工程、策展等一系列活动完善数字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位于上海的3D打印桥
意识到智能建造能够成为连接数字设计和建筑建造之间的桥梁后,徐卫国带着团队转向了以3D打印技术为主的智能建造研发中。2018年4月,在亚太数字建筑设计研究会议(CAADRIA)期间,团队举办了一个工作营,以机械臂作为主体打印复杂空间曲面造型的构件,成功打印出了弯曲的迷宫,让有机形态的建筑建造不再困难。
过去五年,团队成绩斐然:上海3D打印步行桥、肯尼亚经济适用房样板间、上海3D打印书屋……然而,3D打印建筑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城市大型高层建筑能打印吗?
成本可以更低一些吗……
关于未来,有无限可以畅想的空间。
位于深圳的3D打印公园
在2021年Nature杂志的一篇文章里提到,3D打印的目标正变得更大、更快、更坚固,徐卫国团队正是这一目标的践行者。从数字建筑设计的展览,到矗立在河北农村全部由3D打印完成的农房,20年的时间,让“概念”照进现实,他们做到了无数个“第一”。
产学研结合,创新建筑建造体系
3D打印建筑是一套全新的体系,新的材料、新的软件、新的硬件、新的建构方式,要呈现一个最终能够落地的成品,从研发、设计到施工,凝聚了整个团队不断攻坚协作的智慧和努力。
徐卫国指导学生
在徐卫国开设的数字设计课上,既强调对学生进行数字建筑设计方法的培养,也训练他们动手实践的能力。例如:学生做关于智能建造的工艺研究,首先要自主设计智能建造工艺的软件,软硬件结合,完成设计方案,并构建成模型。这相当于要在课堂上完成整个产业链的研发,对学生们的编程能力、设计能力、审美能力是一次综合考验。
一边是科研,一边是授课,徐卫国穿梭在北京、深圳两个校区和各地的“打印”现场。目前,徐卫国带领的团队共20余人,成员背景多元,囊括建筑、机械、编程、工业设计、材料研发多个专业,有效地打破了传统建筑行业壁垒,逐渐地建立起一套产学研衔接的完整体系。高远和孙晨炜是团队的核心成员,分属设计团队和研发团队。谈到加入徐卫国团队的契机时,高远说两人有着相似的经历。本科时期就跟着徐老师学习,之后出国读研,毕业之后应徐老师之邀便立刻回国加入到团队之中。“是兴趣,是信任,更是责任。”——对研究领域的兴趣,与老师彼此之间的信任,用智能建造创造美好未来的责任。
他们希望走得更远。
在未来,3D打印将像传统建筑般普及,科技的红利惠及到广大民众,在新农村建设、国家现代化建设中贡献力量。
徐卫国至今清晰地记得,农家小院打印完毕,他静静地站在里面,最大的感受就是“舒适”。而这两个字,又正是建筑设计的初心,是人类对美好家园最朴素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