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救治不了的美国银行们,到底怎么了?)
(相关资料图)
没有人知道,下一家倒闭的美国银行会是谁。
随着美国第一共和银行在本月初倒闭、被接管,短短两个月内,美国已经有三家银行接连倒闭。三家银行资产规模在美国商业银行中的排名分别是第16位、第29位、第14位——危机,仍在蔓延。
美国第一共和银行倒闭
对于很多人来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也许还只有个苗头,但监管危机,已经迫在眉睫。
在第一共和银行倒闭几天前,美联储和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接连发布了对前两家倒闭银行的调查报告,两份报告的关键词,都是监管失败。
一直以来,美国银行业最引以为傲的,就是其成熟的体系和严格的监管。现在,种种迹象都在表明,美国银行业的根,出了问题。
美国银行接连倒闭,最直接相关的美国银行监管机构,是FDIC。
上图是美国联邦银行业监管体系的主要部门,可以看到,这个监管体系覆盖美国银行业的上中下游,而FDIC职责之一是处置美国破产银行。
平时,FDIC为银行提供存款保险,顾名思义,就是告诉储户放心存款。如果出现什么问题,FDIC会处理。
一般情况下,如果一家银行倒闭,FDIC会接管这家银行,并对该银行进行估值,与此同时,对其他银行进行营销,说服他们收购这家倒闭的银行。
如果有人接盘,那储户的钱自然就由收购方负责兑付。如果没有找到收购方也没有关系,FDIC会用自己的钱——存款保险基金(DIF)进行赔付。
换句话说,FDIC在美国银行业监管体系中,承担的是“兜底”的工作。既然是“兜底”,那就有上限的问题。
正常情况下,FDIC设有赔偿门槛,超过限额的存款不予全额赔付。2008年后,这一门槛是25万美元,对于一般人来说,这个数字基本上覆盖自己的存款金额。
但今年,有些特殊。2023年,全球“去美元化”进程加速,在历经美国多轮放水之后,人们对美元的信心,也降到了低点。于是,在硅谷银行倒闭后,为了增强民众对于美国银行业监管体系的信心,避免进一步的挤兑,FDIC打破常规,做出了“历史性”的选择:
FDIC对储户做出了全额保底的承诺,这让硅谷银行得到了“全额刚兑”。
在硅谷银行破产后的听证会上,FDIC官员并未谈及监管自身存在的问题
FDIC这么做,其实“情有可原”。2022年底,DIF有1282亿美元,全额刚兑硅谷银行,只需要200亿美元。2016年至2022年期间,美国平均一年倒闭三家银行,怎么看,DIF都足够解决问题。
用一次刚兑稳住外界对美国金融市场的信心,对于FDIC这样一家银行监管机构而言,自然是可以接受的。
但窟窿层出不穷。一个多月内美国连倒三家银行,近期,美国西部联盟银行和西太平洋银行的股价也都经历了腰斩,这两家银行极有可能成为美国第四家、第五家倒闭的银行。
在它们之后,当前面临倒闭风险的美国银行还有近190家,而资产价值低于负债的美国银行,更是超过了惊人的2315家。
今年以来美国银行倒闭的规模已经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全年的水平
当然,FDIC可以通过增加存款保险业务的保费来“创收”,但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朱民观察,美国商业银行存款已经降至近两年来的最低点,美国居民正在从银行把存款取出来。这就逼着美国银行调整资产配置,把可以变现的变现,用于应付储户提款。
很多中小银行现已疲于挣扎,这时若要再上交更多保险费,实在难以负担。
要想继续解决美国银行破产的问题,FDIC作为监管者,只能找稳健的大银行分担债务。
但破产的第一共和银行在美国已经是规模位列14的大银行了,排在前面的第13、12、11的大银行,股价也都在近期跌出过近年来的新低。
FDIC只能再往前找,问题是,按照美国相关法规,大银行收购也有要遵守的规则。
美国在20世纪80至90年代发生了银行危机和储贷机构危机。1980年到1994年的15年间,美国有1600多家大小银行被FDIC关闭或接管,紧接着就可能面临被其他银行收购的结局。
而危机中,其他银行的状况也并不太好,尤其是大银行表现出更明显的疲软迹象。
那一时期,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大银行资产比率远低于小银行,最大的25家银行控股公司的资产价值都低于账面价值。一旦出问题,会造成更大的危机。
美国银行监管机构,既担心这些大型银行贪大求全,一口吃成个胖子又消化不了,造成自身危险,又担心收购成功,大银行继续扩大规模,垄断美国银行业。
1994年,美国通过了一项联邦法律,禁止机构存款总额超美国存款总额10%以上的银行收购另一家银行,以防出现“大而不倒”的银行。
美国民众一直以来都很反对美国“大而不倒”的大银行存在
第一共和银行破产前,FDIC等美国银行监管机构的官员们还在华尔街到处奔波,希望把符合规则的银行拉到洽谈桌上。
从结果来看,符合规则和解决燃眉之急,监管机构无法兼得,只能选择其一。
FDIC接管第一共和银行的当天,摩根大通就宣布了收购。
根据最新数据,摩根大通持有美国国内存款总额约13.9%,超出了10%的红线,按规则是没有资格参与收购的。
但实际上,这项规则本就是治标不治本。
虽然当年华尔街没能成功阻止设置10%的上限,但一些聪明的华尔街律师,却成功提议在法案里给这项规则留一个“后门”——如果收购涉及一家或多家违约或有违约风险的银行,收购方则可以免除该总额上限。
这些华尔街律师,正来自摩根大通。
这恰恰暴露了这项规则的本质——看似为了防止“大而不倒”的银行出现,却反而给了美国大银行一个可以合法乘人之危的理由。
于是,在2008年次贷危机的孕育期,摩根大通收购了濒临破产的贝尔斯登;在次贷危机最严重的时候,摩根大通又收购了华盛顿互惠银行,成就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银行收购案。
越是危机,越方便大银行出手。
而本应监管大银行的美国银行监管机构,在危机时刻却束手无策,反而需要依靠大银行。
根据协议,摩根大通收购第一共和银行后,承担第一共和银行的所有存款,全面保护储户免受损失。
收购当天,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宣布,导致美国三大区域性银行倒闭的危机“已基本结束”。
很多人认为FDIC是在用破坏美国银行业监管规则的方式,允许摩根大通破例帮忙解除危机。但开着“后门”的规则,又称得上是什么规则呢?
因此,倒不如说是FDIC利用“后门”绕开规则,饮鸩止渴。
危机远没有结束,否则一直以来被美国政府挂在嘴上的牢固的美国银行业监管体系,怎么会允许风险接踵而来,以至第一共和银行这么大规模的银行轰塌。
让我们重新看回这张图,可以看到,按照美国银行业监管体系的分工,美联储负责监管所有成员银行的正常运行。
“正常运行”接连变成了“不正常运行”,显然,作为美国银行业监管体系“主监管机构监管者”(primary supervisor and regulator)的美联储,在监管之初,就没有做到位。
朱民这几年都在关注美联储的表现,在他看来,此次美国银行的破产危机,美联储就脱不了干系。
朱民认为,美国社会并不满意美联储处理银行危机的方式,由此产生了信任危机——美联储先是让货币政策过于宽松,而2021年又急剧加息,让美国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估值突然发生了变化。储户不断取出资金,产生流动性问题,逼得银行爆仓。
货币职能没做好,监管职能也抓不紧。这样的问题,持续已久。
2018年,按照时任美国政府的说法,为了将美国中小银行与大型的金融机构区分监管,激发中小银行的发展活力,美国对银行监管法案进行了一次修订。
2018年,时任美国政府发布《经济增长、监管放松和消费者保护法》
法案将需要接受“严格审查”的区域性银行的总资产门槛,从500亿提高到了2500亿美元。在美国当时规模排名前38的银行中,有25家总资产低于2500亿美元的银行可以不再接受最严格的监管,也不用接受一些高强度的压力测试管理。
这些压力测试由美联储设计,是审查银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风险的重要工具,严格监管,也能衡量银行在危机中的财务状况。
当时,倡导严格金融监管的非营利组织“更好市场”,就曾经警告:大幅放松管制,迟早会酿成灾难。
事实证明,这一警告,并非杞人忧天。
当初不再接受最严格监管的25家银行,总共持有3.5万亿美元的资产,约占整个银行业资产的六分之一。其中,就包括第一共和银行。
现在回看,在危机时刻,美国给大银行吃小银行留余地,在日常监管中,又增加了小银行发生危机的概率,谭主不禁疑惑,美国的银行监管到底给美国银行业带来了什么?
可美国监管混乱的局面,也不是靠几个法案就定型了。种子,早在美国设计银行业监管体系时就已埋下。
作为美国所有大型系统性金融机构的监管者,美联储有权对整个银行体系做出监管决定,但实际上,美联储很少直接参与区域性银行监管,具体执行由美联储的12家地方联储银行来负责。这导致美联储往往难以事无巨细地掌握地方联储和区域性银行的情况。
美联储的政策被认为是美国银行危机的罪魁祸首
就拿负责监管硅谷银行的旧金山联储来说,其董事会成员,三分之二是由辖区内成员银行及旧金山联储自己选举并任免的。
硅谷银行的首席执行官格雷格·贝克尔,就曾在旧金山联储董事会任职。
事实上,硅谷银行没少为行各种方便支出大量游说金。就连弗吉尼亚州参议员马克·华纳也收获了硅谷银行帮忙举行的筹款活动,而他推动修订了放松对部分银行进行严格监管的法案。
所以即便硅谷银行在2019年、2020年都曾出现了监管风险,但也免于监管机构更频繁、更详细的测试与分析。
这样的结果就是,硅谷银行在倒闭前不久的评级中,还被评为“令人满意”。
在每一次危机爆发的过程中,西方资本在贪婪本质的驱动下,试图在救治措施中找到残喘的空间,监管机构通过破坏规则来饮鸩止渴,结果就是整个体系往后退步,也就有了今天美国银行接二连三的倒闭潮。